思政部
部门动态
赓续红色基因 传承中华文化 做合格接班人
日期:2021-11-05 14:34:34  发布人:吴志军  浏览量:1165

2021年10月30-31日,江西卫生职业学院全体思政教师组织带领2020级部分学生会干部前往抚州市黎川县进行赓续红色基因 传承中华文化 做合格接班人主题教育活动,对大学生进行红色、文化、劳动教育

红色教育之参观苏维埃政府闽赣省旧址、烈士公园

走进黎川县湖坊乡,仿佛置身红色家园,处处能感受到红色文化的熏陶、时时可接受到红军精神的洗礼,大到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委、省军区旧址,小到红军检阅台、防空洞及书写在墙壁上的红军标语、军歌,甚至连枪支、刺刀等作战工具都一应俱全。湖坊在中共闽赣苏区革命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是中央苏区根据地的东北大门,1933年5月10日在这里成立了中共闽赣省委、省革命委员会,土地革命时期,闽赣省苏区广大军民为革命的胜利,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斗争,做出重大贡献和巨大的牺牲。

走进烈士公园,纪念塔高大雄伟,“革命烈士纪念塔”几个红漆大字在阳光照耀下熠熠生辉,大理石纪念碑上铭刻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革命烈士在黎川英勇献身革命的丰功伟绩,纪念碑的一侧矗立着彭德怀指挥黎川团村战役的群雕像。师生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向革命烈士默哀,认真聆听了讲解员对红军革命军史的讲解,并表示将以革命先烈为榜样,传承革命传统,发扬优良传统,坚定理想信念,充分把握红色基因的内涵实质和传承规律,把传承红色基因与做好新时代接班人结合起来。

文化教育之参观黎川孔庙、黎川古城、张恨水故居

黎川孔庙(亦称文庙),孔庙始建于南宋绍兴十三年(1143年),至今已有869年孔庙整座建筑,寄寓深刻的文化底蕴。随后参观了黎川古城,在古城内首先参观的是古床文化博物馆,在博物馆讲解员的解说下,师生们了解了博物馆里各类古床、古物的文化意义,好学的学生们也纷纷向讲解员提问,收获颇丰。接着参观了琴园,参观了红军当年解放黎川使用的各类物品,了解了共产党解放黎川的红色历史。最后参观了张恨水旧居,旧居依河而建,面朝廊桥、青山和绿水,风光秀美。张恨水天资聪颖,以少年才子闻名乡里。二十三岁正式步入报界,从事新闻工作三十年,勤于笔耕,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意识。在近半个世纪的文学创作生涯中,坚持大众化、通俗化取向,创作《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巴山夜雨》等中长篇小说120余部和大量的散文、诗词、言论等,共计三千余万字。其作品新旧交融,雅俗共赏,对中国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社会进行了百科全书式的艺术表现。他坚守民族文化本位,融汇古今,吸纳中西,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作出了卓越贡献。老舍称其为“国内唯一的妇孺皆知的老作家”,也被誉为“章回小说大家”“通俗文学大师”“抗战小说第一人”。

劳动教育之参观德胜农垦小镇

提起知青文化,相信大家都不陌生。1957年,一大批国家干部、工人、转业军官、上海、扬州等地的青年,响应党的号召,离开了父母、军营、城市,来到了秀丽的群山之中,创办了江西省国营德胜关综合垦殖场。

像比较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柏万青柏阿姨。他经常组织这些知青到曾经插过队的地方去寻觅乡愁。弹指一挥间,昔日风华正茂的少男少女,如今已是饱经风霜的花甲老人。时光流逝,隔不断当年知青的情怀,岁月沧桑,抹不掉心头的记忆。

知青岁月是特定年代“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生动写照,他们与群众一块过、一块苦、一块干。他们拥有了更多生活之中的珍贵、美好的情趣和友谊、欢乐与甜蜜,值得他们永远回忆、怀念,可歌可泣!

通过讲解员的介绍,那段甘愿吃苦、艰苦创业、敢为人先、乐于奉献的知青岁月在师生们的脑海中逐渐清晰和立体了起来,父辈们放弃了他们原本优越的生活条件,来到这大山之中,用他们的知识、青春和热血投入到国家的建设中来。

20级高职护理魏津津:通过两天的走读,体会到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同时要懂得感恩,更要努力像他们学习,学习他们那种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

中青年教师刘勤:观看红色遗迹、聆听革命故事,接受党史教育,从党史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共产党人精神血脉。

    思政部主任董洁指出:在授课中充分发掘红色资源,并不断丰富学习,将红色资源转化成红色教材怀中一寸心,千载永不易。赓续精神血脉,要靠每一位共产党员来实现。让我们以党史铸魂补钙、涵养精神,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弘扬精神中攻坚克难,在传承血脉中开拓前行,引导新时代青年做合格接班人。

 

图片1.jpg

图片2.jpg

图片3.jpg

图片4.jpg

图片5.jpg

图片6.jpg